铁塔资讯网 观光塔 未央观光塔开业,未央门票收费

未央观光塔开业,未央门票收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未央观光塔开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未央观光塔开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浐灞之眼地理位置?

浐灞之眼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交汇处,具体是在广运潭生态景区内。

未央观光塔开业,未央门票收费

浐灞之眼是西安市的一个地标性景观,它位于浐灞生态区的中心区域,这个生态区是全国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也是西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区。整个生态区区域呈「一心三翼」的布局,其中“一心”指的是以浐灞半岛、广运潭生态景区为核心,总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浐灞生态区的发展遵循“生态立区,产业兴城”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的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浐灞之眼不仅是一个观光景点,也是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此外,该区域还包含了金融中心、西安世园会等重要发展园区,是西安市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去西安西北角庞大的汉城遗址,应如何规划游览线路比较合理?

两千多年前,曾有个强盛的王朝,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石,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两千多年前,曾有个繁华的都城,以36平方公里的规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如今,这个都城的遗址,就沉睡在西安的西北角。这就是曾承载大汉辉煌的汉长安城遗址。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并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2016年的春天如约而至,在这3年多时间里,昔日的汉家皇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在迈向自己的崭新时代。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其间多次来到汉长安城遗址调研,强调要坚持文物保护和民生改善并重,把遗址建成展示古都特色、增进市民福祉的“宝地”。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不仅是彰显华夏文明的文化工程,也成为展示西安形象的生态工程,惠及市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从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开始,天地万物就进入了又一度轮回。春雨淅沥,春风暖柔,吹绿了灞河边的柳树,也吹绿了未央宫前殿的大槐树。位于西安西北角的汉长安城遗址,迎来了特区成立后的第四个春天。“现在还影响我们生活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发源于这片土地啊。”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会长、西安民俗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韩养民感叹说。其实不止是节气、历法、节俗、礼仪,还有汉字、汉服、汉风、汉文化,谁能想到这些发端于两千多年前大汉王朝的林林总总,至今还生动地存活在我们身边,如春风春雨般润物无声。

  最穿越 汉家皇城“隐身”古城西北角

  如果你细心地看过西安地图,一定会发现方方正正的二环路,在西北角拐了一个弯,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的汉长安城遗址就安静地“隐身”在这个角落里。在这片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绵延的黄土城墙、残存的宫殿地基、遗留的瓦当青石,一切都好像还停留在历史的长河里。

  西汉之后,又有10个王朝在此建都,就连近日成为考古热门话题的海昏侯刘贺,也曾作为汉废帝在汉长安城里做过27天皇帝。作为都城,汉长安城的实际使用时间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

  全盛时期的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垣内有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八街九陌、长安九市等,仅城墙周长就达25公里,为同一时期罗马城的2.5倍。得益于历代王朝与遗址区群众的倾力保护,历经2200多年整体格局完整保存至今,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概念均诞生于此,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汉文化的原点、汉民族的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的印记是什么?就是这些遗址。汉长安城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我们国家要确定最重要的十处遗址的话,它一定在其中。”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眼里,汉长安城遗址地位之崇高可见一斑。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上侧耳倾听,风中仿佛隐隐而来,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这里接受群臣朝拜,山呼万岁;霍去病在这里掷地有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马铃声声,张骞手执旌节出使西域,并由此开创出古代丝绸之路。可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曾经的汉长安城变为了农田和村庄,如何更好地保护遗址成了文物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两千多年前,汉长安城与当时的古罗马遥相辉映,并称为“东长安、西罗马”。全盛时期的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曾经的汉长安城如今已变为了农田和村庄。

  2012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把“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三年多来,我市在群众安置、遗址申遗、文物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人与遗址、城市与遗址和谐共赢的大遗址保护新路子。

  最亮点 西安宝藏吸引世界关注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并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3年多过去了,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崭新变化呢?

  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我市从2012年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其中总面积8.58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被作为特区建设的启动项目。而要完成这项工作,未央宫遗址上9个村共1.5万名村民必须搬迁出去。

  2012年10月中旬,搬迁工作开始,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搬迁速度之快、群众情绪之平稳,都备受赞誉。2013年4月1日,位于北三环的汉都新苑安置项目开工建设。在汉都新苑里,规划了幼儿园、两所中小学、两所医院、大型商场和各种娱乐设施,群众看病、上学、购物、休闲娱乐均可“一站式”解决。

  2014年6月22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与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每个急切等候申遗结果的汉长安城遗址特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都难掩心中的激动。“从特区成立开始,我们差不多所有人都没有休过双休。”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主任毛新亮说,“更要感谢那些支持遗址保护,搬离家园的1.5万名村民。”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如今,走在汉长安城遗址特区里,丝毫感受不到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所描述的繁华。据特区工作人员讲,其管委会所在地因为偏远,竟然收不到快递,如果有人来访,他们还要出去带路。其实这也正是汉长安城遗址特区的特别之处,它的核心不是经济发展,而是对大遗址的保护。

  最欣慰 千年遗址成市民福地

  申遗成功是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三年多来最大的亮点,但这只是个开始。“恢复汉代道路20余公里,完成未央宫前殿、西安门、西城墙等162处文物本体展示工程,清理垃圾320万立方米,新增绿地1.2万亩,栽植树木3万株……”据汉长安城遗址特区有关领导介绍,3年多来,随着申遗成功,特区建设工作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汉长安城内申遗区的提升已经在有序推进。2014年年底,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又被列入全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2015年,遗址文化景区概念性规划基本完成,5处游客服务中心全面开工,经过全面提升的未央宫遗址区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游客参观休闲的新选择。

  根据规划,汉长安城内共有面积达16.2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再加上种植各类农作物,绿化面积可达到30.35平方公里。甚至绿化植物的品种都要求符合保护的要求,例如未央宫前殿会种植各类竹子,再现典籍中记载的“关中竹林”景致,在即将恢复的沧池内则会种植莲、菱、菖蒲、芦苇等汉代水生植物。

  按照《实施方案》,2020年年底将完成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同时启动特区整体保护和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使遗址区成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科学高效、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区。那时,这座2000多年前西汉王朝的都城,会成为西安城边上最大的“绿肺”,不仅继续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造福,也会以另一种面貌,接受来自全世界游客的仰望。

  最期待 丝路建设带来全新机遇

  两千多年前,汉长安城与当时的古罗马遥相辉映,并称为“东长安、西罗马”。也因此,那条连接东西方的黄金商道——丝绸之路,正是以汉长安城作为起点。就如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所说,“丝路的开创,开创出了欧亚大陆一体化的理念,汉朝从此成为中国的一个LOGO被世界所认识。”

  这样一个被世界熟知了两千多年的LOGO,怎能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再度焕发活力呢?在记者的采访中,汉长安城遗址特区有关领导坦言,“面对这项重大的民族工程,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据悉,未央区委不久前通过了《关于加快汉长安城特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汉长安城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争取建成首批文化遗产类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丝路历史文化特区”。努力实现省市合力共建特区、历史文化宣传推广、资源整合转化利用、主导产业培育、群众生活改善五个突破,给力实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产业培育发展工程、文化传承推广工程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程等六项工程。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实施意见后面还附有很详细的2016年工作任务一览表和完成时间。

  创新需要探索。赵荣结合汉长安城遗址的现状提出,首先应该在保护展示方式上创新,要更多地引入高科技,来解决最小干预和文化展示的问题。遗址区看上去一无所有,但把二维码一扫,手机上就能展现出立体的历史画面。晚上也可以在未央宫前殿用激光等不影响遗址的方式,来复制当年的盛况。

  在西安市的规划中,汉长安城遗址特区未来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探索遗址区的村庄整理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观光农业等产业科学发展,走出一条人与遗址、城市与遗址和谐共赢的大遗址保护新路子。“面积大、价值高”,赵荣说,汉长安城遗址的珍贵之处也正是它保护困难之处。“36平方公里,它就是一个城市,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业态在里面。”

  2016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但春风没有忘记这片已经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地。农历二月仲春,古城春意渐浓,未央宫前殿庭院里的大槐树已经长出了新叶,各式各样的五彩风筝飞舞在空中,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遗址的静谧。屹立两千多年的汉家皇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7年新年的时候去过,实话说,太荒凉,丝毫感受不到曾经汉长安的雄浑壮丽,诚然,遗址以保护为主,在未搞清汉代特别是前汉建筑格局的前提下,任何实体复原都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和不尊重。但是让这相当于西安主城区六分之一的土地如此闲置荒芜,则是管理者的失职和格局限制。现在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完全可以采用灯光效果在夜晚用光影技术将汉长安城宫署的想象图投射在原遗址上,具体可参考侣行中对巴米扬大佛的光影复原,并以此开展夜游汉长安项目,这样即不会对原址造成影响,也可以深度挖掘汉长安的旅游模式,建设配套的的旅游,餐饮,文创,文娱项目,可参照杭州宋城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模式。这样将历史盘活,以商养遗,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央观光塔开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央观光塔开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双拥观光塔游记,参观双拥公园作文
下一篇 江岸观光塔新增,江岸观光塔新增项目
返回顶部